最好的筆記軟體是…

現在不缺bbcode to html,但如果從html反向轉成bbcode,那會有一些問題。比如換行,有些html寫成多個〔p〕重疊,有些是br。

所以我建議平日保存成bbcode文本,而需要察看或展示時轉為html。

我暫時不知道markdown如何閉合,比如一行字有四組星號,那第一組跟第二組之間加粗,第三組跟第四組之間加粗,這只是最簡單的一種情況。

並且bbcode的標籤是有涵義的,如〔b〕是bold,〔u〕是underline,因此記憶很方便。我總是會忘記markdown,除了用的不多之外,它的符號是完全無義的。同時markdown不夠自由,一個空行兩個空行都不一樣,而bbocde會直接把任何換行都轉成〔br〕標籤。

一组星号:斜体
两组星号:粗体
三组星号:粗斜体
四组星号:请问这样用有什么必要吗? (被识别为两组粗体星号)

Markdown 的标签也是有「含义」的啊只不过不是符号与语义对应罢了。

word

删除粗斜体
哈哈哈

1 个赞

刚去看了一下,MDN 的文档里现在好像确实没有提及这部分。

简单说就是没有 CSS 的参与,但并不是彻底的没有样式。你肯定会使用 html 属性去设置图片的宽高,那么无论元素的字体,字号,颜色……反正对于这个元素的各种样式,都通过 html 属性进行设置。也就是在每一个 html 元素中都要携带大量的样式信息。(比如这里:<font> - HTML(超文本标记语言) | MDN

也是因为这样,那时候对于元素,大家更侧重于这个元素长成什么样子,所以会说 b 是加粗,i 是斜体。但现在我们讲究语义化,这样的表达方法就不准确了。

我之所以提起这个,是因为把 BBCode 方括号换成尖括号,几乎就是早期的 html 代码。大概设计之初也是高度借鉴的。而因为括号的不同, BBCode 不会被直接当做 html 代码去进行解析,可以避免一些安全上的隐患。而将它转换为当时的 html 又会十分简单。

现在前端已经进化到你都不了解这部分历史了,甚至还会觉得曾经的用法挺不错……

如果对于笔记中所有的重点文字,我都希望使用红色进行表示,按照这样的语法,就意味着我要对每一个位置去设置相同的颜色。这时候你就会非常思念现在 CSS 中类(class)的概念。

如果你认同上面这个麻烦,那么我们就可以回归到现代 html 语义化表达的思想上了。每一个标签表达的不是这个元素长成什么样子,而是这个元素它是什么。所以上面我要对一些文字进行突出表达(<strong></strong>),只要能让文字突出出来,它长什么样子我并不关心,至少不应该是在 html 中去关心的。

Markdown 同样是标记语言,它所要表达的内容一直都是这个部分是什么,而不是它长成什么样子。样式部分都是靠外挂的样式表去解决的(交给解释器去处理)。


BBCode 出现的年代意味着它和当时的技术更加契合,使用的也是当时的思想。所以把不同年代的技术放在一起比较,有时候很难说出一个高下。

但是,既然你本身了解前端技术,那么早期的 html 几乎使用了完全一样的语法,却又比 BBCode 更加强大自由。

可是一项技术如果被淘汰,那么必然有淘汰它的理由。依然不探讨好坏对错。如果写前端代码对你来说不是问题的话,那打开编辑器直接书写代码吧,反正现在编辑器的自动补全那么强大,写起来一点儿都不比使用其他语法更慢吧。而且在样式上更加自由多变,并且笔记的话应该都会使用类似的样式,所以书写一次样式可以重复利用,也就不算很麻烦了。

但真的用到这个程度之后,大概又会思考笔记的本质是什么呢?记录信息,并且让信息更好的被自己利用。于是好像样式什么的也没有那么重要,快速的记录下来,然后多整理几次信息本身,也许来的更有价值。然后转而寻找更加简单顺手的记录方法。

以上,差不多也是我寻找笔记方法的心路历程。

笔记还是更重内容,或者输入输出的整个过程吧?
这里讨论的过于细节了,更像是一个笔记软件编辑器功能的一部分,更适合作为feature request 提出,就像是一个支持markdown的笔记软件,本来是*加粗,现在希望用ctrl+b 也能同时实现加粗的功能

编辑:「你这不是给我找事吗?」

石墨文档有广告吗?我好想没有发现过 :thinking:
印象笔记最严重的广告问题是不是应该提一下 :joy:

同一行內有〔b〕兩組以上〔/b〕的〔b〕加粗〔/b〕是很常見的,這時我們如果用的是bbcode,就能一目了然的知道加粗的起始和結束位置。

石墨文档分享为网页必有广告。
印象笔记免费版是有广告,但是不会影响编辑和分享的体验,我觉得是可以接受的。

别的软件就算了,笔记类的有广告真的是不能接受,和笔记这件事情本身就有冲突

Markdown只能包含图片的地址

可以转成base64

明白你的意思了。

这个是用 Markdown 的话看显然效果也知道加粗的起始和结束位置了。Typora 很好用的原因就在于实时渲染,如果格式错了直接就看出来了。

如果你用實時渲染,那word等很多富文本編輯器都可以。

現在既然我們是在講markdown或bbcode,那就是在講以純文本的形式保存。在不渲染時語義最明朗化,甚至是「純文本下的美觀」也要照顧到。換句話說,不僅要可以轉成富文本,也最好可以直讀源碼。

因為我建議是以源碼的形式保存,而源碼的可讀性,恐怕bbcode優於markdown。

〔b〕bold
〔u〕underline
〔color〕
〔size〕
〔list〕
以上基本已經滿足了99%的筆記需求,可以安心的寫筆記弓。markdown竟然連〔color〕和〔size〕都沒有,而bbcode不僅原生默認有,當你缺個甚麼想自己加的時候,這都完全是你的自由

(話說我發現小衆論壇同時支持bbcode和markdown)

同意你的觀點,不過我想說的是,印象筆記同時提供了綫上保存的功能,相當於一個免費綫上存諸。那麼這個時候,它就要放點廣告了。

如果你用的某筆記,它沒有綫上保存,甚麼都保存在本地,要你自己去找綫上備份的地方,那…就是我這個帖子所談的記筆記的方法,也肯定沒有廣告了。

Markdown的优势在于即便是不渲染也能看懂,也有很好的排版。(当然,图片得开链接)

如果要在markdown里直接塞下图片而不依赖外键,直接用base64链接就行了,这一点和html是完全一致的。

表格上来说,未渲染的Markdown反而更直观,但貌似合并单元格没法实现。

|标题一|标题二|标题三|
| ---- | ---- | ---- |
|内容1|   1   |   2   |
|内容2|   1   |   2   |
|内容3|   1   |   2   |

对,Markdown 不支持文字颜色和单行字体大小这点,确实给有些应用场景造成了不便。不过就我和许多人的习惯来说,文本重要的是内容和修辞,「纯文本的美」应当是文字本身的美。只要区分了标题、区块引用、脚注、代码,这已经够用了,源代码也已经能够读懂和轻松转移。
当然我的取向本身也比较偏学术,所以对我来说您提到 Markdown 缺点并不是缺点反而是优点。
就写作和排版而言,Markdown 比较致命的缺陷可能是无法便捷地调整字体。字体一般(必须)要通过 CSS 和 HTML tags 进行,或者是在公式中进行,这给写作和排版带来了不便。这也是为什么像数理逻辑、数学等一些科研文献要用 TeX 来写。Markdown 处理西文人文社科写作已经完全足够。但由于中文排版的特殊性(比如中文无法用斜体来作强调),字体混用很有必要,如果 Markdown 能够在自己的设计哲学内解决这个字体变换的问题那么就太好了。

md的哲学其实就是极简化的富文本。
md并不是适合出版或者其他严肃场合使用的格式。md不保障所有设备显示同样的效果。
在我看,不直接支持字体和字号并不是太大的问题,而是让人把精力集中在内容本身上,而不是在排版上吹毛求疵。反过来讲,真的大神可以用Windows画图软件画很厉害的东西,而我用adobe ai也只能画几个圈。
标题就应该用标题标签,行内强调用“`”和粗体,而斜体的应用在课本中也是广泛出现的我觉得也凑合没有多不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