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硬盘覆写的问题。

数字信号的每一个0和1,落到机械硬盘的盘片上面就是每一个磁存储单元的磁场变化。
受限于物理因素,在这个磁力构成的记录系统并不是紧密连贯的,磁道之间还要相互隔离,避免相互影响
同样,受限于物理及技术因素,读写的磁头也没法实现粒子级别的磁性读写,每一个0和1,实际不是一个粒子的N或S,而是一小块区域的整体磁场
读和写两个磁头的工作的宽度还不一样
机械硬盘这个磁性存储系统在很多地方都是冗余的

在微观角度,宏观世界的空白未必是空白
宏观世界的稳定和连续,在微观世界简直能让人三观毁灭

但都市传说里的专业设备是用高精度仪器读隔离带还是分辨磁力变化次数,这我就不知道了


正常1T硬盘是没法写3T数据的,但如果非要geek一下也不是不能超写
以前的光盘刻录时代就有超刻的技巧和软件
因为光盘本身就有额定容量之外的冗余容量
这是综合了生产工艺、良品率、成本等因素综合考虑的结果,厂商选择了生产超量的空间,然后阉割到一个能保证质量稳定的范围。

还有写入技术也能折腾
软件方面可以搞压缩,硬件方面可以一样可以搞压缩
这个去搜一下垂直硬盘和叠瓦硬盘的原理就知道了
两者用同样物理尺寸的盘片,后者能比前者增加25%的容积


如果纯粹是想开个玩笑的话,你可以找个有超大文件的分区,为这个大文件创建百来个硬链接,那么你的分区使用大小就能超过分区大小了 :joy:

2 个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