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ingwa
(青小蛙)
1
我家里还有 3M 软盘…似乎,的确大家都偏爱 3M 的软盘。
另外,我记得,好像还有一种 5英寸软盘?
时间线:3M的软盘发展史
- 1925年:Richard Gurley Drew 发明苏格兰胶带(Scotch Tape)。
- 1928年:奥地利-德国工程师Fritz Pfleumer 发明音频磁带。
- 1930年:Richard Gurley Drew 发明透明玻璃纸胶带和胶带分配器。
- 1940年代末:Ampex 商业化磁带录音机。
- 1950年代:3M 开发出Scotch 111 卷轴式磁带,成为录音室中使用最广泛的磁带之一。
- 1960年代中期或更早:3M生产卷轴式磁带,Ernie Smith 收藏了这段时间的磁带。
- 1973年秋季:3M 进入软盘市场。
- 1996年:3M 决定剥离其数据存储和图像系统业务,成立了名为Imation的新公司。
- 2024年1月:日本宣布将不再要求政府提交软盘副本。
1 个赞
3.5英寸A盘,5.25英寸B盘……奇怪,怎么没有磁带的保留盘符
3.5 英寸也可以是 B 盘。
A: 盘和 B: 盘都是软盘。第一个软驱是 A: 盘,第二个软驱就是 B: 盘。以前的有钱人就有两个软驱,方便在两块软盘之间复制文件。当然,一个软盘也不是不能用,先把文件内容复制到内存里面,换一块硬盘再复制理论上也可以。但那样子要换来换去,过于麻烦。
tjsky
(扬帆大海)
8
家里还有5.25寸盘的KV100和3.5寸盘的KV300
江民杀毒也是个时代的眼泪了。
hzhbest
(天平那方重力异常)
9
啊,我之前一直买的都是索尼(其实那时候学校周围也没什么牌子可选)
1 个赞
对哈。而且Windows出现是在80、90年代,那时候软盘刚好已经普及了
想起来最近看到的东西,近几年又开始有音乐人开始用软盘玩低保真音乐了。感觉可以跟小红书CCD交流一下经验
1 个赞
我看了下甲骨文介绍的 StorageTek 磁带库,说是“客户可以利用脱机存储来保护关键数据免受网络攻击,并以较低的总拥有成本 (TCO) 来归档 PB 级数据”,明显不是家里面用的。
觉得做个软驱模拟器用不了几个钱,但是据说更换设备预开价数亿美金,也挺黑的。
如果用黑胶跟CD作比较,软盘不是更接近CD么
按照一张软盘专辑1.44MB/5分钟算,码率只有38kbps,哪怕按照30年前的音质标准也是相当lo-fi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