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api.xiaoheihe.cn/v3/bbs/app/api/web/share?link_id=382e70faf802
之前还买过他家的7950相变片
,今天看偶然刷到了才发现里面好多猫腻
https://api.xiaoheihe.cn/v3/bbs/app/api/web/share?link_id=382e70faf802
之前还买过他家的7950相变片
,今天看偶然刷到了才发现里面好多猫腻
这都能有问题?!
我平时也没怎么关注过,看评论区回复说早已有这个问题了,又贵还不保真,去问客服要检测报告拿不出,进货商是皮包公司
所以到底该怎么买
我要知道也不会来问了呀,哈哈 ![]()
其实没有散热焦虑, 随便买点正经品牌硅脂就行;
风扇其实也一样, 追求奇奇怪怪的顶级东西, 真不如多买几个便宜货, 保证通气量;
最后, 你会发现, RGB提升性能恐怕是真的, 至少你玩RGB, 折腾够了, 就不会去折腾某些稀奇古怪的东西了
问题是买来干什么。
我主要是会给笔记本、台式、掌机上硅脂。这些设备拆装都很简单,所以可以选择便宜的硅脂,勤换也不贵。
(我不了解其他场景,对高端硅脂的需求。不过看信息是传自小黑盒,一个游戏社区,应该也主要是给家用电脑上硅脂吧)
就正常家用,这个帖子主要是引发了对产品质量的担忧,花了旗舰级的价格,却买到了山寨的产品 ![]()
花大价钱排雷,类似于近期某连锁店的问题,用低成本食材定高价。咖啡里的香精豆,低成本卖成高级品种。肉制品里的合成肉,低成本卖成原切…
我买东西一般是定一下挡位:最便宜、性价比、中端产品、昂贵。每个挡位都试一试错。
像是硅脂这种,我试了几次,感觉买性价比级别的随便造就行了,贵的买过一次感觉我用不出区别。最便宜的是那种修电脑店用的大碗,性能也不差,就是量太大了。而且我一年也就买一两次硅脂,谁能保证某个店铺一直稳定呢。
生活中需要反复买的东西还挺多的,最终的目的就是能有一个短期稳定、不贵、好用的来源。
像是粘钩,我买过最便宜的,粘力不足会脱墙或者钩子掉了,钩子也会生锈,有摔坏物品的风险。于是选择更厚的不锈钢的。
咖啡豆,限于设备和个人知识技术,我没有买过昂贵豆子,一般买性价比的做浓缩,偶尔买中端货做手冲,而且咖啡本身提供情绪,所以能接受贵一些的。最便宜的豆子也买过,感觉确实不好喝,苦味和杂味太剧烈。
保鲜袋,最便宜的用一次就几乎报废了,油渍清理不干净,密封口不再牢固。我后来试了昂贵货,确实好用,好在能反复用。接下来会尝试中端。
住宅周围的店铺,都是需要亲自排雷的,心里才有数。
可以买 Thermal Grizzly (暴力熊)的 Kyronaut 或 Duronaut. 如果信不过淘宝或者京东的旗舰店,还可以到德国官网海淘到回来。
有动手能力(需要避免泄露或沾到其他元件)、并且散热底座支持(任何接触面都不能有铝,必须为纯铜或全镀铬)的就直接买他们家的液态金属,直接降温 10-20 度,一般不用再维护(一般涂一次液态金属,可以使用至少 3-5 年也不用重新涂)。
是这样,不过排雷也是需要时间和金钱成本,懒人的话更倾向于找靠谱的朋友推荐,当然最终结果不一定合适自己,毕竟这也算是快速排雷的一种吧 ![]()
有些便宜的散热硅脂耐久度很差,在高强度使用比如 1 年之后可能就会干掉,失去散热效果,这种时候就要拆机重新应用散热硅脂。那么更换散热介质主要是为了提高散热性能并减少维护需求,或者是在更换散热设备的时候,原本的散热介质被破坏需要重新应用。
最常见的例子就是显卡由风冷改水冷,拆风冷散热器时,显存、电容的散热介质很容易被破坏,并且水冷头安装对散热介质的厚度有要求。因为拆改水冷很麻烦,一般这种时候,显卡核心上就会追求好的散热硅脂或者直接使用液态金属,来达到最好的散热效果。
笔记本电脑散热也同理。如使用液态金属,在相同条件下可以直接给核心降温 10-20 摄氏度,这样风扇噪音也会变小。(一般这种维护一次做好之后,除非有别的问题,否则就是至少两年都不会再维护了。)
我试过便宜硅脂,当时一个月换一次。
目前用的是差不多一年换一次的。
我现在不会给朋友推荐品牌,只会分享一下实际的使用经验。
毕竟我也不能保证店铺会不会出幺蛾子。最后朋友购物体验不好也会有我一分责任。
有些成本如果舍不得出,会有其他方面的代偿。
我笔记本常年斜放,有偏移的风险
我之前试过给自己的台式机使用液态金属(CPU垂直),使用了两年后拆开来发现其实还好。主要就是做好周围防护,并且其实涂的时候是极薄的一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