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槽和提问的艺术

前几天有人加我QQ想要有偿咨询.

我拒收了红包, 尝试回答了问题, 发现沟通非常困难.

类似的情况也在论坛中出现过.

类比的话, 往往是这样的:

对方的真实目的: 我想去北京

对方的提问: 请问怎么开飞机

于是, 一圈讨论之后, 你才会可能明白对方的真实意图.

至于你教导他 “大型飞机一个人开不了, 空中管制会让你无法落地北京机场” 的话, 有时候反而会变成正确的废话,让他理解为:不要开飞机.

所以我特想强调一下提问的艺术:

1 提问时, 最好详述一下提问的的背景, 包括必要的系统、软硬件信息, 直抒想要解决的问题。

一个坏问题往往是电脑死机请问怎么解决?

一个好问题是: 新装系统蓝屏,蓝屏照片如下

2 善用搜索,不论是找软件还是找答案。

3 话题的讨论请允许头脑风暴(发散性回帖),咱又不是1024,没必要一水的楼主好人一生平安。 所谓头脑风暴并不是否决别人分享的办法,而是每个人都提出自己的办法,以便更多的人从中获益。

6 个赞

经历多了,在回答之前就会先追问一堆关于场景的问题。

你为什么想要开飞机,你去北京做什么……

而且从不保证能解决问题,无论收费与否都不做承诺,因为——可能大家对“解决问题”这个事情的定义本身就不同。

喜欢头脑风暴,这样能发散出许多可能性。但是,头脑风暴的原则是不急于否认别人的观点,尽可能思考这种方案的可行性,除非想尽办法依然不可行,才否决掉。但现在很多人是极力的否决的别人的方法,然后自己给不出有效的解决方案。或者不管别人讲什么,自己给出一个勉强擦边的答案并坚持己见。都无助于问题的解决,甚至是反作用。

1 个赞

啊,这个实际上是…会提问的人,本身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很高…

在微博上,10个问题大概有5个是问不清的…真是太尴尬了。

会提问比会回答还难。

9 个赞

你能描述清楚问题,基本上意味着你对这个问题的产生原因是有部分了解的,甚至对解决方案都有一定的思路了,剩下的,只要你有合格的信息检索能力,这个问题大概率就能自己解决了。(至少八成能放到网上询问的问题基本都是这个情况) :rofl:

这时候就该拿出《提问的智慧》


(图是从这里找到的)

(带有强烈歧视意味的)微博用户的平均心智年龄可能还不到5岁(假定机器人为0岁),不能要求他们太多……

3 个赞

也不能这样算。主要是绝大多数人并没有渠道学习如何提问…也没人教。

太长,不看!(

直接疑问多简单,反正困扰的不是自己((

顺便想吐槽一下,网上好多提问都是问完就不管的

可能问问题的人最后解决了,但是没有为后人提供信息,有的顶多留一句“解决了,终结”,结果就是后面一大堆留言“你是怎么解决的?”

(虽然这个不是强制要求,但是还是希望提问的人能给点反馈)

7 个赞

首先,我非常赞同这个论点。

但我个人存在一个缺点,比方说针对一个问题,我已经深度调研了一些,卡在了一个细节的技术点上,这时候我需要找人求助了。但在求助过程中,如果我只针对技术点提问,对方会觉得懵逼,就像小恐龙原文里说的那样。

但如果我从最初的问题开始说,再加上我的调研过程,可能需要很长时间才能和对方对齐,还没说到我需要的技术点的困难时,对方可能已经失去耐心了。我的困难就是,如何高效的归纳我的调研过程,让对方快速对齐。

1 个赞

+1,提问时确实会纠结问得具体还是泛,不好把握

提问有时候可能会从 学习一个思路 坍缩成 解决一个例子,
或者从 解决一个例子 引申成 学习一个思路

目前觉得想提出好问题还是需要一定的斟酌(和运气)

能找到合适的人与自己对上脑电波,大概就是提问的艺术吧

其实在提问的时候,先自己试着回答一下,就有可能发现自己是不是真的要问这个问题。其实就是自检,就像你回一封邮件,太长的话也要自己看一遍,找出疵漏。

只看到了提问的艺术,吐槽的艺术呢?:thinking:

好的提问还是比较容易的。但是好的吐槽往往需要双商具高,同时还需要灵光乍现

1 个赞

XY problem

The XY problem is a communication problem encountered in help desk, technical support, software engineering, or customer service situations where the question is about an end user’s attempted solution (Y) rather than the root problem itself (X).[1]

2 个赞

这个在面对面或即时交流时, 可能会有这种情况.

但是在论坛或者邮件这种交流方式来说, 并不存在对方是否有耐心的问题, 往往很可能是提问者懒得打这多字. :rofl: :rofl:

其实未必一定要具体或泛泛这种概念.

有些事情是双方信息不对等导致的, 所以描述最终目的很重要.

比如 有个人问我, 我想要 ctrl+tab 的功能.

------ 这就把我问蒙了. 什么是 ctrl+tab 的功能, 我就得猜, 是浏览器的快捷键吗?

其实他的表层目的是切换标签页,

------很显然, 实现切换标签页的方法很多. 但是

真实目的是同时打开10个相同网页方便对比查看

------我就头大了, 10个相同的网页能看出啥? 然后对方说,不是url 是网页. 我就更头大了.

而这个要求是对浏览器扩展提出来的.

------最后对方总结: 我想要浏览器扩展发送 ctrl+tab 按键. 你既然是作者, 一定有办法.

这其实就是典型的信息不对等.

提问的人往往是无法靠自己的能力归纳出问题的症结所在的,所以要回答的人去排除干扰选项确定问题的根源。

前些天帮同事"修"了一台电脑,描述是"电脑开不了机",实质是系统盘掉盘
帮另一个同事"修"了一台打印机,描述是"打印机坏了" ,实质是重装电脑没装打印机驱动
心累……

也有可能是作为外行的提问者不清楚那些在他们眼中无关要紧的信息能为提供帮助的人排除多少可能性

只说电脑开不了机,那可能性要多少有多少
加一句:机箱有灯光,那我不用查电源、插座和线缆了
加一句:屏幕有显示,那我不用搬个显示器过去测试了
加一句:屏幕是黑底白字,那我就能预判是BIOS启动环节的问题,带上U盘
最后要是能发我个屏幕文字的照片,我都不必白跑一趟……

2 个赞

这就让我想起很多年以前看到的一则笑话:

客服: 你好, 这里是hp电脑售后支持.

顾客: 你好, 请问我怎么把咖啡架收回去?

客服: 咖啡, , 咖啡架? 先生, 你确定没有打错电话吗?

顾客: 你是hp电脑公司吗?

客服: 对的,这里是HP电脑售后服务部.

顾客: 那没错, 我新买的 HP 电脑. 就找你

客服: 您能再说一遍问题吗?

顾客: 你们电脑上的咖啡架怎么收回去?

客服: 对,对不起,先生, 我们的电脑上没有咖啡架.

顾客: 不不不, 你们电脑有个咖啡架. 我很确认.

客服: 先生, 您是指买电脑赠送了您一个咖啡架吗?

顾客: 应该是. 请问怎么收回去?

客服: 对不起,我刚才联系了市场部, 我们从未赠送过咖啡架. 您能确认是HP 电脑吗?

顾客: 我确认是HP 电脑. 很大的HP图标.

客服: 可是我们没有咖啡架. 您能描述它长什么样子吗?

顾客: 它就在机箱的上方, 我喝完咖啡后, 它收不回去了. 有一个按钮, 但是没有效果.

客服: 请您稍等, 我马上为您转接技术专家席.

专家: 您好, 我先确认一下, 您的咖啡架是不是一个白色的托盘, 中间是空的圆心. 在托盘的侧面, 是不是还写着 CD-ROM 的字样?

顾客: 对对对, 我第一次放完咖啡杯, 它就回不去了.

6 个赞

果然专家就是专家啊 :upside_down_face:

1 个赞

也并不是。我有同事曾经提醒过我,我在工作中写邮件,虽然会分段、会分条目地描述(或解释)事情,但是篇幅太长了,TA 打开邮件后直接就失去耐心了。

面对面交流的时候,我还能控制说话节奏循序渐进,但是文字上的交流,对方看一眼就会有一个直观的预判。

总之,交流真的是艺术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