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阅,使用充足的中文 context 实现英语词汇增长

:books:简介

混阅,一个将中文网页文章转换为中英混合形式的阅读工具,使用充足的中文 context 实现英语词汇增长。利用先进的 LLM 技术,将文章中的词语替换为恰当的 English words ,支持混合、原文和对照阅读模式

:point_right:直接体验

:bulb:开发理念

在二语习得(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中英混合使用的现象叫做 code-mixing ,它是一种有效的语言学习策略,使用已知语言作为脚手架,是一种基于自然主义的学习方法

中文母语者的英语学习最大阻碍是中文,但最强辅助也是中文。经常用中文比附英文,容易产生中式英语 Chinglish 。而使用 code-mixing 策略则会不断与英文比较和联系,从而自然地吸收新词汇,促进语言习得

:arrows_counterclockwise:更新日志

  • 支持微信扫码登录
  • 优化文章转换

:wrench:已知问题

转换基于大语言模型技术,可能部分句子有不预期结果,持续迭代优化中

2024.5.23 更新

混阅 浏览器插件版本已经开发完成啦 :heart_eyes:

混阅官网 获取API Key 后

安装插件配置下Key即可开箱使用

2024.5.15 更新

一键生成中夹英文案,短文本转换无需登录,快来玩吧:smiling_face_with_three_hearts:,优化短文本转换操作,支持朗读转换结果

7 个赞

有点意思。不过觉得把英语放在中文后的括号里会更好,直接替换掉中文会让英文不好的人有阅读障碍。
比如如下:
经常无意识贬低(degrade)别人的行为,多是被动物性的领地(territory)意识本能(instinct)驱动。

1 个赞

不能这么做,写了中文,注意力都会放在中文上,如同看双语字幕一样没有有用。长文阅读有足够的中文context猜测

在此基础上,还可以建立分级制度,四六级,雅思托福

有了雅思托福,可以搞背单词。。。

不过,这不又回归了传统的背单词逻辑了吗?如何做到以文章为主体呢?

不建立分级词库,混阅不是为考试而设计的工具

记不得就记不得,记不得说明出现的频率不高,也就是阅读量不够

正如我们掌握中文词语那样,不是通过查字典掌握的,而是在一次次阅读中掌握的

4 个赞

看起来有意思,似乎对英语单词起到眼熟作用

可以鼠标悬浮在单词上查看原词。

ps:看了两段已经有两个重复的 词+word 了,territory, bark

啊哈哈哈哈我怎么有一种某某说话喜欢中英文混着说的感觉

1 个赞

新概念英語。

仅从学习词汇来讲,是由一定帮助的,循着这个思路其实可以做的更加完善一点。

词的印象分为语音字形,而语音在记词中发挥着几乎无可取代的作用,你可以想象一下:你打开一本陌生的词典(比如阿拉伯语词典),上面记载了每一个词的意思,但是你不知道它们怎么发音,现在一篇文章放在你面前,你要读懂它是多么费劲,失去语音你甚至无法顺利地把它们组装在一起(如果你学习某门外语只为了跟自己交流,即阅读,那么你可以随意的根据自己的习惯发音,参考波斯语课,但如果你学习外语是为了跟别人交流,那么熟悉常见的发音习惯就非常重要,你要能够熟练地区分语音语素)。

因此最好是在替换常用词的同时,能够把替换之后的句子读出来,并且使用高亮提示当前的语词。

此外学习外语更好的方式其实是收集一些native的语料,如果只是随便句子翻译,那么AI现在已经做得足够好了,完全可以对着翻译学习。但是AI翻译有一个巨大的问题就是它需要有一个明确的输入才能输出,如果通过输入汉语学习英语,那么费了半天劲可能发现还不如直接用AI翻译工具的结果。这一点举个例子,一个不会粤语、吴语,亦或者更简单一点四川话、北京话等等方言的人,能不能通过普通话“翻译”的方式学会呢?结果可能最多学会一点点“腔调”和“川普”、“粤普”之类的四不像,因为方言有其自成体系的表述方式,在普通话中是完全没有对应的。

5 个赞

赞赞赞,我之前也想过这个方案,有人做出来了太好了

LLM转换时有时候就会输出这种有重复的词句子,但整体是没大问题

感谢建议。平时阅读比较多,没思考过这种方式作为口语交流练习的可行性

确实,英语作为表音文字,单词的音和形之间强相关的,而形和义没有直接联系。语音是一个非常好的助记要素

感觉挺不错的!

我觉得呢个idea唔错。 :laughing:

1 个赞

部分替换怪怪的,其他都很好

例如:

但为什么would这样呢?

“会”是对应“would”的意思,但是到了这句话里就怪怪的,如果用纯英文大概会翻译成 “But why is this happening” 或者更简洁成 “Buy why?”
归根结底还是模型理解不到位导致把本该省略的词硬生生也全都翻译了,有一种 “怎么老是你” → “How old are you”的怪诞感

希望继续加油!

4 个赞

莫名想到这个:joy:

4 个赞

有相关长文吗
我觉得,如果要与中文 比较和联系的话,“翻译”应该有效。但是其它方面,比如说普通的“阅读”,你在阅读这个场景中看不到中文,别扭地建立中文上下文与英文的联系的话。
好吧,我感觉有点问题,不过也不好说。

感觉替换一些实词比较好,像 would 这样算比较基本的、又没啥实际意义(相较于动词、名词等)感觉没啥必要替换成英文,反而有点不伦不类。词汇量的瓶颈一般也是在动词名词和形容词这类的。我的建议就是只替换一些动词、名词、形容词、副词或相应功能的词组(基本也就是一个句子的核心部分了)。

2 个赞

不知道能否做成油猴脚本或者插件直接在你阅读的网页中间进行替换然后点击或者鼠标浮在上面就能显示中文,我认为这种在特定网页的阅读太刻意,可能效果并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