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答清单有个过滤器功能
(快速理解:类比Gmail的过滤器?就是一大堆筛选条件,把任务聚合起来)
滴答清单的过滤器规则
最近又新出了一个四象限面板
(其实就是一个介面上放了四个过滤器)
先不引入其他软件了,下午研究一下 orgzly 和 logseq 之间的兼容性再说
Logseq 可以对 org 格式文件进行基本阅读,但 Logseq 写入的是 markdown 格式,就……
就老鼠是傻瓜,发完上一条发现编辑器可以设定首选语言,切换到 org 就好了
看起来功能挺足的,但是很多我用不上,就没啥感觉
就是……没啥特别特色的点,这样的话,就觉得不如用 VS Code 稳定省心
没有其他意思,只是我自己不感冒
刚才试用各种todo软件时一路点点点,点进一篇文章,不过我看不懂
看你在研究相关内容就顺便把链接放在这了
完美契合了,差别只在细节上,思路完全一致。
我意识到一个问题,我想象的 org-mode 是“大纲+日程”,我知道有偏差,但这是根据我需求产生的偏差,这个问题不大。我一直没意识到,这个是个纯文本显示的键盘流工具……这有点尴尬,我得反应一会儿
我不需要日历,但是每天都在多个项目中横跳,做着做着我能把某个项目整个忘掉,就……需要一个工具进行组织,这样讲下来 org mode 似乎很合适,只是需要适应下
Logseq 不太适合弄同步(我不会),文件一旦被其他软件更新,它就混乱。
但是在 PC 上,除了 Emacs,也没啥对 Org-mode 支持好的工具,于是乎……
我为什么不在 PC 上也用 Orgzly 呢,WSA 走起。
我现在的理解是:Org-mode 侧重结构,状态和索引;markdown 侧重的是内容。
从需求上讲,组织模式真的十分适合我,我还可以把闪念等碎片化的部分也联系进去。
现在的问题就在工具上,虽然各种降低要求,但其实可供挑选的工具实在有限。
我记得手册有提到写搜索表达式,也能保存的
缓存问题,应该需要每次打开都手动索引本地文件比较稳妥(双链嘛……想速度快点就不可能每次打开都索引,肯定是默认用缓存数据的
它直接就给给文件冲突然后弄出新版本来了,然后我就混乱了
如果一个方法,过分依赖软件,就应该思考这是不是必须的,因为最开始已经说了,要减少平台依赖。
那么一个方法的核心思想,理解,然后拿来灵活应用,是不是可行的呢?在我的场景下应该是可以的。现在只是多端同步不好搞。
我记得 0.5.X 应该修复过一次相关问题了来着……
顺便问一句你应该没做什么同步前两边分别编辑、或者开着logseq在orgzly里编辑的事吧?
至少我 syncthing 常驻后台、一边编辑完退出软件(肯定不是立刻啦)再开另一边没出过问题……但得承认社区里反馈丢文件的确实不少
记笔记目的不是辅助学习嘛,常用的东西,也不需要写下来吧,毕竟都记住了。
既然如此,只要能搜索,排版整齐美观,方便复习查阅就好啊。市面上大部分笔记软件应该都能满足这些条件吧。
为了记笔记而专门花大量时间去想怎么记笔记不是本末倒置了吗。
要是为了出书…就当我没说![]()
没有,而且 Logseq 对 org 语法的支持度总觉得不够(我不懂,真就瞎感觉
Emmmm,真记不住,现在对自己的记忆力毫无信心了。(暴露年龄
所以即便记录下来,知道自己记录了,可是用什么关键词搜索又想不出来了……
我以前也不屑于方法论,现在唉,特乖
关键词想不起来不是可以给笔记加标签来着。
可以把关键词归归类,方便查找回忆啊。
我觉得笔记的最终的目的就是想起来就行![]()
所以记笔记不是只要列个大纲,在容易忘的、不常用的地方加 tag 方便索引,经常用的、一眼就记住的东西直接列个条目丢在那方便理清脉络就好吧。
对,这就是对笔记的整理呀。
我以前上学完全不做笔记的,因为基本都记得住,现在真的服老